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求职找工作,
很多人图方便,
都曾在网上试过。
但近日媒体曝光的事情
却让人触目惊心。
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近年已有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
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
诈骗金额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6270万元。
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
还有通过58同城介绍的保姆,虐童致死。
招聘女公关?
原来是卖淫!
在以招聘为名实为卖淫嫖娼的违法犯罪中,受害者的角色比较模糊。一些受害者,在诱人的招聘条件下,误入卖淫组织团伙,被犯罪分子所控制,而被迫卖淫;还有一些受害者,与犯罪分子约定嫖资分成。
据湖北高院裁判的一起案件中,上诉人刘某甲先后雇佣、纠集二十余人,通过58同城网、百姓网、我爱兼职网等互联网以“公司”名义发布招聘信息,招募、引诱、控制众多妇女长期从事卖淫活动。
依照分工和要求,他们以各类“商务会所”、“礼仪公司”、“模特公司”名义在网上发布招聘公关、礼仪小姐、模特、商务伴游等信息,以高薪引诱,劝说妇女从事卖淫活动;有人为卖淫妇女讲解卖淫活动的管理和运作流程、收入分配方案,并登记卖淫妇女的真实姓名和亲友电话等信息,作为对卖淫人员的控制手段;有人按照刘某甲提供的“客户”资料,以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联系嫖客,介绍卖淫妇女卖淫;有人在窝点内轮流值班,负责调度、分派卖淫妇女到指定地点与嫖客进行性交易,记录卖淫妇女“出台”时间和地点,收取嫖资后记账并上缴。
自2010年6月起,该犯罪集团先后招募卖淫妇女540余名,仅2012年6月6日至同月14日调派妇女外出卖淫达100余人次。
多份裁判文书显示,类似拉应聘者下水的招聘诈骗还有传销团伙、电信诈骗团伙、诱使应聘人员投资现货交易或其他产品等团伙。
女童被保姆虐死
涉事家政公司称不负责
2016年,上海2岁的芊芊(化名)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生前20天,她是在看护她保姆的出租屋里度过的。由于死亡时全身多处淤青,医生怀疑其为非正常死亡。而这个保姆,正是芊芊的母亲通过58同城找来的。
芊芊的爸爸因吸毒被判刑,妈妈肖某独自带着芊芊在上海生活。由于工作繁忙,肖某通过58同城找到“互信家政”,结识了来自江苏的夫妻高某和刘某。他们的收费是每小时35元,如果按天算,则是一天200元包三餐和住宿。
2016年11月25日,芊芊被高某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上海伴游招聘,已经停止了呼吸。医生对孩子的身体进行检查,发现孩子的大腿内侧、身体、头面部全是淤青斑。院方认为事有蹊跷,不像正常死亡,便报了警。
对女童被保姆虐死,涉事家政公司则声称,只提供平台,不保证不出意外,发生意外不负责。
在“网络招聘骗局”中,骗子们更是使出了各种套路挖坑。
套路
1
交各种名目费用?实为骗钱
岗位保证金、加油卡押金、IC卡费、服装费、办卡费、伙食费、保险费、测评费、操作电脑押金、试用金……以各种名义收取应聘者的钱款,是招聘诈骗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法院2017年的一起判决中,犯罪嫌疑人虚构“宁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用化名在“58同城网”、“赶集网”等网站上发布招聘商务司机的虚假信息,联系、接待应聘人员参加所谓招工面试,并以应聘成功需收取押金、办理上岗证等为由,骗取应聘人员缴纳的各项费用。
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诈骗分子一般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租借场地,招聘地设在特定场所内;二是注册成立公司,假冒成正规用人单位。
套路
2
体检费?和医院合作分成
在要求应聘者交的各种费用中,体检往往被看作是合理要求。然而,大量裁判案例显示,在实为诈骗的招聘中,体检是一个大坑。
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一份判决中,该团伙通过冒用一些不知名小公司的名义在58同城网、百姓网、赶集网、前程网等发招聘信息,引诱应聘者去指定医院体检,按人头分体检费。据判决书显示,诈骗团伙自2013年1月至4月间,通过谎称招工单位要求应聘者体检,已诈骗16万余元,而这些钱都是和合作医院分成得来的。
套路
3
兼职?满满的全是套路
在58同城、赶集网、前程无忧、QQ群、招聘网站等地方,经常会出现“招聘兼职打字员”、“淘宝客服”的虚假广告。尽管公安侦破了很多类似案件,但近年来仍在频繁发生。
台州市椒江区法院两起判例显示,十余名犯罪嫌疑人组成百纳诈骗集团,以招聘网络兼职的名义进行诈骗。让其下载IS语音软件,推荐被害人入群,并假借押金或培训费等名目向被害人实施诈骗。该诈骗团伙按比例提成,比例共10级,诈骗金额从99元至999元不等,对应外宣提成75元至780元不等,客服提成15元至210元不等。
套路
4
出国务工?招聘方一年骗6000万
可以出国务工,甚至可以技术移民?当一些受害者抱着美好的念想,点开一些出境劳务公司的招聘网页时,正进入一个精心编织的圈套。至少六份裁判案例显示,多名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跨国劳务虚假信息,而此类出国诈骗金额远超其他类型诈骗。
2017年12月,杭州中院就判决过一起涉案金额6000余万,受害人数2000余人的出国务工诈骗案例。
法院查明,2013年5月,被告人毕某勇、杨某映及韩某等人明知中港集团及下属公司实际无安排境外劳务或移民的能力,仍至杭州市筹备成立公司,用于招揽客户。
他们制作宣传册或者在58同城、赶集网等互联网上发布,招聘出国务工人员。自2014年11月起,大量到期客户发现未能出国,要求退还中介费。杨某映、毕某勇却仍要求业务员继续招揽客户,扩大诈骗范围,骗取客户中介费。
诈骗分子脱身有“术”
尽管有法律的严惩,但在被绳之以法之前,诈骗分子是“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上掌握工作的“老板”。当“老板”的面纱被刺破之后,面对满腔找工作热情的受害者,骗子们如何应对?
梳理裁判文书,骗子为了摆脱受害人、也为了继续行骗准备了各种“脱身术”。
1、拉黑。若与求职者仅通过qq、微信等网络方式联系,拉黑是虚假招聘者常用的伎俩。
2、拖延。在相关“淘宝代运营”诈骗案中,被害人要求退钱时,骗子们采取“拖”的办法,一直“拖”到被害人自己放弃为止。
3、返还小部分诈骗款。以“被害人已签订合同,违约不予返款”等理由对被害人进行威胁,威胁不成,便返还给被害人少部分费用,而后迫使被害人离开。
4、贬损招聘单位。宁波的一起判例中,骗子们冒充招聘单位面试经理,以各种名义骗取求职者现金,再谎称带求职者去单位进行测评培训,途中又编造理由贬损招聘单位,促使求职者放弃应聘。当求职者要求退还押金时,则以求职者主动违约等理由仅退还少量押金,进而占有其余款项。
5、刁难。在安徽一起招聘诈骗中,在骗取求职者体检费和保险费后,骗子抛出难题——需求职者到外地工作或提供房产担保等理由,让求职者放弃就职。
6、恐吓。四川绵阳一起高薪招聘司机的诈骗案中,被告人刘某某、李某某等人以“公司系收取高利贷,随时会打架斗殴,甚至被公安机关抓获坐牢”等进行恐吓,给求职者造成工作危险、不是正当工作的心理,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工作及全部或部分保证金。
7、殴打。骗子们为了脱身,有时不惜使用暴力。在苏州的一起判例中,犯罪团伙安排专人,负责对求职者进行威胁、恐吓,挑一些“冒泡”或老实的人作为殴打对象。
58同城对“招聘陷阱”予以回应
6月24日,58同城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称,针对近日澎湃新闻报道上海伴游招聘,中国判决文书网上互联网平台虚假招聘信息判例一事,第一时间引起58同城、赶集网高度重视,并对媒体的监督表示由衷感谢。回应如下:
澎湃评论招聘陷阱坑了5500人58同城们该怎么挽回?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